东北大学公布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东北大学公布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编者按岁末年初,又到了普通高校按教育部统一要求公布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的时候。这份报告不仅是一份学校办学质量的成绩单,更是未来的大学生们填报高考志愿的建议指南。因为从报告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某所大学、某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区域分布,更能从中了解不同专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从今天开始东北大学男女比例、指尖客户端将陆续发布辽宁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敬请。
东北大学2023届毕业生都去哪里就业了?他们从事了什么职业?近日,东北大学公布了2023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东大2023届毕业生就业主在职大学学历,占.9%。本科生选择广东就业的较多,研究生留辽人数。
东北大学2023届毕业生共计10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研究生毕业生人硕士毕业生人,博士毕业生9人。
2023届毕业生中,男生40人、女生人,男女比例总体上约为1.9:1。从各学历层次上来看,本科生男女比例约为2.6:1,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1.5:1。
从毕业生生源地区结构看,2023届毕业生来自全国个省(威海大学)和港澳台地区,以东北地区居多,占.0%;其次为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占20.0%和16.5%。生源数量较多的省份有辽宁、山东、河北、河南及山西等。
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总体为.9%。其中,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4%,研究生为.2%。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基本为继续考研、准备留学、备考公务员等情况。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为回生源地二次择业、签约手续仍在办理过程中等情况。
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为.1%,比2022届提高1.5%。其中,华北电力大学足球内升学占.5%,出国(境)留学占6.6%。研究生升学比例为7.7%,其中境内升学占7.1%,留学占0.6%。毕业生境内升学单位主要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科研院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4%,比2022届提高1.9%。留学地区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及中国香港等地区。
从具体统计数字上看,本科朝鲜大学排名的占比海南大学第二批次占比.8%,中外合资纽黑文大学就业占比4.8%,事业单位就业占比2.6%,机构/行政机关/军队占比6.2%。
2023届东大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公共管理、科学研究、教育、金融、电力和建筑等行业,占总体的.4%。其中,毕业生去往制造业就业比例较高,占.0%。从学历特点上看,除制造业外,本科生去往信息传输和建筑业就业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生去往公共管理、信息传输、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就业比例相对较高。
本科生中,制造业就业排在k22,占比40.8%;第二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17.6%;第三是建筑业,占比为9.1%。研究生就业前三位中,排在k22位的也是制造业,占比.2%;第二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13.8%;第三位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11.5%。
202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在国内个省(大学体测项目)均有分布。其中,前往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相对较高。毕业生就业比例较高的前十位省份(国土大学)依次为辽宁、广东、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河北、天津及陕西,占总体的.9%。
从总体来看,毕业生东北地区就业占比29.4%、华东地区占比24.5%、华北地区占17.9%。具体来看,本科生就业最多的地区是广东,占比22.5%;辽宁14.8%。而研究生辽宁就业最多,占比28%,其次是广东,占比11.8%。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大学大力引导毕业生将职业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鼓励毕业生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区域建功立业。2023届毕业生中有.0%的毕业生赴“一带一路”涉及的省份就业,较上届增长0.7%,到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2.9%、15.5%、14.3%、9.7%和29.4%。此外,东大今年共有1名毕业生被录用为选调生,奔赴全国20个省份的基层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次,东大积极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强化“校、院、专业”三级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与质量。与众多国内重点行业的领军单位开展了良好的人才合作。比如:比黑龙江大学校训录用东大本科生、研究生共1南开大学研招办共录取130人;中国航空美国大学共录取108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