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院校信息库-k22阳光高考
中北大学-院校信息库-k22阳光高考
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学科24个,山西省“13工程 ”一流学科3个,山西省“13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支持学科2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6个。拥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本科专业个(东北师范大学邮编)。工程学学科群、材料学学科群、化学学科群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p>
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形成问题导向、协同创新、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机制,全面强化服务国防服务地方两翼齐飞,凸显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基地共计个,创新团队18个,拥有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产业孵化基地。设有先进能源材料与系统研究院、特种金属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近3年来,共承担各类项目项。承担科研项目6项,其中主持国家千万元级以上项目项。科研经费共计30.亿元,其中2023年科研经费达11.亿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4项,省部级科技12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0余部。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载人航天、深空探测、重大武器型号、海洋领域等,共有多项成果应用于神舟”、“嫦娥”、“天宫”、港珠澳大桥、复兴号动车组、计算机国产化替代、智慧疗、智慧冬奥等国家重大项目工程。
学校致力于服务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高。在国防军工人才培养、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等方面业已形成显著优势。学校拥有国防重点学科5个,在地方共建高校中排名k22。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先进技术工程中心等“国字号”国防科研平台。国防创新计划重大专项立项数和经费数不断攀升。学校始终把加强军地资源要素共享转化作为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成果转化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已遴选并积极推动40多项可产业化且前景广阔的成果就地转化。
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山西转型发展需要,增强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拓宽办学渠道,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市和山西煤化所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深化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半导体学院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签署合作协议。面向长三角在江苏省南通市建设中北大学南通智能光机电研究院。在晋城市设立先进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在运城市、晋中市、长治市、忻州市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忻州市共建半导体学院和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太原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中北信创产业基地,与山西百信共建“山西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究院”和“信创产业学院”,南京财经大学考研、建设银行山西分行共同打造“1+1+1”信创产业生态联盟,与山西航产集团共建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通航产业学院。学校在k22公布的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排名中位列位。
注:标*为目录内自主设置学科,标的为目录外自主设置学科,标*的为目录外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21人,专任教师20人,教授3人,副教授9人,教师博士化率.%。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级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k21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人才称号人才人,团队、集体12个,省级创新团队18个,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专家20人,中央和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5人。
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共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