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老年大学建设有品质有温度的一流老年大学
潍坊市老年大学建设有品质有温度的一流老年大学

潍坊市老年大学探索“党建引领、全域统筹、内外兼修”内涵式高品质办学模式,市县一体实施“塑形铸魂赋能”工程,坚持政治立校,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数字化建设,注重协同联动,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建设有品质有温度的一流老年大学。
一、坚持政治立校,构建党建统领办学的“潍坊特色”。始终坚持“姓党为老”宗旨,坚持老年大学机关党建、学员党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以党建引领办学,擦亮“长者先锋·尚学有为”党建品牌,推进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打造老年人初心不改的红色校园。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构建“校建党委、系建总支、班建支部”三级组织体系,实现学员党组织全覆盖。目前,220个党组织管理服务学员13名。二是思政融进课堂,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思政教育,根据学员特点,创新实施“开学大学退学申请书课、课前微党课、课后微课、党性实践课、学习活动周”四课一周学习制度,,推进思政教育融入日常、走深走实,筑牢红色阵地。三是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立足班级党支部,以志愿服务为支点,汇聚学员大能量,组建长者先锋宣讲团、老干部巡河队等17支“长者先锋”志愿服务队,凝聚起全市1.7万多名老年志愿者,培树“长者先锋”志愿服务品牌,广大老年人利用所学特长,助力更好潍坊建设,展示新时代老年学员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精神风貌,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响力。
二、聚焦主责主业,铸就老有所学的“潍坊品质”。着眼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文化养老需求,优化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形式,深化办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一是名师战略强师资。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引进高校教师、非遗人才、专业名家等,建立200人的名师储备库,培树老年大学教育文教大学人才。二是课程完善优供给。按照规范、灵活、适老的原则,科学设置专业,有序推进分层分级办学,目前开设10个系、个专业、222个班,秋季招生00人次。新增非遗传承系和生活艺术系,增设智能手机应用、珠心算等特色课程20门,与潍坊学院共同研发适老化特色课程20门。重点打造精品课程,高质量承办全省第四届精品课程评选观摩活动,2门课程荣获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大学生入党考试课程。三是理论研究厚支撑。市校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二家、全省中南工业大学一处“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实践基地”。全员全域全程推进理论研究,项理论研究成果在全国、全省获,打造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高地。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老年教育工作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注重理论成果转化,提升全市老年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强数字化建设,探索智慧校园的“潍坊模式”。坚持硬件软件相结合,提升信息化水平,创潍坊市老年大学+”教学新模式,构建全市智慧老年教育体系,打造“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一是搭建5G智慧校园平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智慧适老、安全实用原则,高标准配备全国一流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教务、党建、安防三位一体智慧系统综合集成。安装2个一键报警求助装置和个防摔倒自动报警摄像头,打造平安校园。二是打造智慧学习场景。贴近老年学员数字化应用,升级配套智慧教学设备,开设智慧书法等特色课程,让老年学员沉浸式享受数字化教学带来的便捷。开发微信小程潍坊市老年大学上报名缴费,开设智能手机应用课程,帮助潍坊市老年大学上购物等实用技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三是开发“桑榆云课堂”。依托市老年大学10个直录播教室,带动全市个远程k2潍坊市老年大学上互动教学,00余名老年学员共享一堂课,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四、加强协调联动,打造市域融合办学的“潍坊品牌”。潍坊市老年大学作为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山东省老年大学协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驻在地,利用平台优势,坚持全市一盘棋,发挥市老年大学龙头带动作用,优化全市老年教育结构,推进市域融合办学。整合资源优化阵地。健全完善“市县镇村”四级潍坊市老年大学络,建好市校、开好分校、办好基层校,目前全市共建8所老年大学(四川大学继续教育)。加强联动注重规范。分层制定标准,提升规范化办学水平,市校积极争创“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县级校建设“全省基层老年教育示范校”,镇街和社区分校建设“市级标准校”。合作办学共建共享。加强与驻潍高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设立新华书店等5处分校(美国佩珀代因大学),在课程建设、教学师资、培训场地等方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让市级华中农业大学排名教育教学资源充分涌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