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大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选课】江西财经大学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昆明理工大学统一身份认证平台2024-06-15中山大学失联女大学生

【江西财经大学选课】江西财经大学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就是要立足红土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井冈山精神铸魂育人,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多年来,江西财经大学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劳动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培养理念,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通识课程库,构建了“以德立人、以智慧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

   1. 制定江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案江西财经大学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举措江西财经大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等,加强思政课课程体系化建设,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让思政课理论有深度、实践有力度、情感有温度。

   2. 出台江西财经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同济大学世界排名),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按照“完善德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我校已经被列入新时代学生评价试点单位。

   3. 制定江西财经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明确“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养成习惯、塑造人格”总目标,将体育课程、体质测试、课外锻炼、体育竞赛统一纳入“体育成绩单”。

   4. 出台江西财经大学关于加强美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完整美育课程体系,建设重点美育实施平台,打造品牌美育实践活动,培育多元美育社团组织,营造良好美育校园环境。

   5. 出台江西财经大学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围绕培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素养,着力推进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贯彻思政会议精神,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学校进行了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构建思政育人格局。

   1. 成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2.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以江西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案、江西财经大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为统领,明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建设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3.组织课程思政培训班和研讨会,邀请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董必荣教授等知名专家授课,对课程思政做深入解和研讨,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4. 采取“示范引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方式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德育内涵和元素,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和教学大纲,切实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获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及教学团队1个,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认定18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一批课程思政k21教学案例,编印出版了课程思政k21案例选编。

   5. 积极加入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联盟,成为副理事长单位,共同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今年我校要承办第二届全国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研讨会。

   1. 出台江西财经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江西财经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江西财经大学一流本科重点项目考核方案等文件,按照“扶强、扶优、扶特、扶新”的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快专业转型升级,共有27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 出台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分专业招生计划管理办法,建立专业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实行招生计划动态调整与优化,专业总数由个调整为个,内涵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3. 出台江西财经大学跨学科交叉专业建设方案,按照数字化智能化要求建设跨学科交叉专业,实现学科深层次交叉、渗透及专业再生。立项建设金融科技、智能会计、智慧财税等8个跨学科交叉专业,均已开始招生。积极应对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通过设置特色化培养方向,对一大批传统专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积极打造数字财经大学。

   1. 成立江西财经大学新文科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打造学校新文科研究的战略力量。研究中心特别设置课程思政研究室,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制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南,组织开展课程思政k21案例选编工作,总结思政课及课程思政改革经验。

   2. 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为指引,出台江西财经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江西财经大学慕课建设与实施管理办法,重点支持五类一流课程建设,已建立“校-省-国家”三级一流课程建设体系。“十三五”以来,立项五类一流课程16门,省级五类一流本科课程1门。加强专业核心课、通识核心课建设,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和通识核心能力,推出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竞赛指导科等类型创新研究课,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3. 培根铸魂,开发新文科课程,加强k21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为推动中华k21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学校修订了通识课程库。建设了一批原创文化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丰富了教学资源。建立了包括历史、政治与社会(阿尔斯特大学),哲学、思维与语言,科学技术与方法,美育和发展指导课五大模块的通识课程库,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1. 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制定江西财经大学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推进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形成“构建劳动教育新体系、搭建劳育交流新平台、建设劳动教育新课程、探索劳育实践新路径、创建劳育评价新机制”的五位一体劳育教学模式。

   2. 2021年成功组织召开全省首届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会,牵头筹建江西省高校劳动教育联盟,加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新时代财经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联盟,发出江西劳育好声音。

   3. 在全国高校率先建成《江西财经大学选课》慕课,截止2022年3月,选课人数已超.3万人,选课学校228所,累计互动约226万次,社会反响强烈。

   4. 率先编写《香港中文大学专业》教材,已于2021年10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实施“六个一”劳育实践活动,即一场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一个劳动周、一次生产性劳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次志愿公益活动和一次创新创业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他们教育好、培养好,是高等教育肩负的重大职责和神圣使命。我们将下大力气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办得越来越好,不断完善“三全”育人体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